上面這些說法在一個嚴謹的學者那里得到了證實。2006年9月,北大教授、著名學者洪子誠到廣西師范大學講學時也談到了這次活動的盛況:當主辦方為“十佳青年詩人”頒獎時,獲獎詩人葉文福被沖上臺來的“粉絲”們抬著一個勁地往天上拋。另一些人圍著顧城,如眾星拱月,顧城躺在地上高呼“反對個人崇拜”。有一個為了詩歌而辭掉工作的大連青年,在那幾天里一直跟著詩人們,要向詩人傾訴內心的痛苦。在被詩人拒絕之后,這個小伙子二話沒說,掏出一把匕首戳進自己的手背,說:“我要用我的血,讓你們看到我對你們、對詩的熱愛!”
這個小伙子絕對不會想到,僅僅7年之后,他的偶像也像他一樣操起了刀斧,但他的偶像砍的不是自己,而是相濡以沫10余年的妻子。
上面所說的事情發生在1986年。對于中國新時期詩歌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年份。一方面,在這一年,新世紀出版社出版了《北島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顧城的詩集《黑眼睛》,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的詩合集《五人詩選》,“朦朧詩人”的地位終于全面獲得官方肯定,并達到了他們詩歌生涯的頂峰。
另一方面,這一年10月,一群后來被稱為“第三代”的更年輕、更具破壞力的詩人果斷結束他們的潛伏生涯,揭竿而起——在徐敬亞等人操持的“現代詩群體大展”上,近百個“流派”迅速聚集起來,喊出了“Pass北島”、“打倒舒婷”的口號。在當時中國所有報紙都只有4個版的情況下,《深圳青年報》和安徽《詩歌報》連續三期破天荒地拿出了7個大版面來刊登他們的作品,轟動全國。
也是從這次大展開始,“第三代詩人”取代“朦朧詩人”,走上了前臺,至今,他們中的優秀者如于堅、韓東、西川、歐陽江河等人仍然是中國詩歌界的中堅。雖然顧城等人也以“朦朧詩人”的名義參加了“86大展”,但讀者的目光已經更多地停留在那些更新銳而有破壞力的詩人身上了。因此,也可以說,1986年,是“朦朧詩人”的最后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