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到中國,建立的寺院庵堂是天天上課的學校,因此佛教是佛陀教育。
古時候中國傳統教育,儒家的教育由宰相來抓,宰相底下有個教育部,專門管這個事情,從前叫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中國的政治一切為教育服務,它以教育為核心,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你知道你才真的是贊嘆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確實了不起。
佛陀教育傳到中國來,誰抓?皇帝親自抓。從漢明帝把佛教請到中國來之后,一直到清朝末年,佛陀教育都是皇帝抓的。
在中國還有個道教?;实巯旅嬗袃蓚€機構專門管這個,一個叫僧錄司,一個叫道錄司。道錄司管道教的,僧錄司管佛教的。所以道場稱之為寺。寺是什么?寺是皇上下面一級機構,辦事的機關。你們到故宮去看就可以看到了,它跟宗教不相干。廟是宗教,宮、觀這是宗教,寺不是的。所以佛家是寺院庵堂,這不是宗教,這是教育。
佛教從教育變成了宗教,歷史不超過三百年,很近。你想想看,乾隆、嘉慶時候還是學校,變質應該是嘉慶以后。真正變質,我想可能是由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清朝的冤家對頭,她的出現是來滅亡大清帝國的,她是來報仇的,這(是)冤冤相報??墒菆蟮氖撬匠穑覀冞@么多人受害,她不能不背這個罪孽。你們私人恩怨,你叫這么多人受痛苦,這是錯誤的。
(第一百四十五集)
在古印度,在古老的中國,教育它的宗旨,它的終極目標,是求智慧。佛法傳到中國之后,帶動儒跟道,都是追求智慧。智慧從哪來的?經典上告訴我們,智慧是我們自性里本來具足的?!度A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如來”是講自性,不是別人。我們自性里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今天我們講的能力、技術能力,相好,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福報,沒有一樣不圓滿?,F在為什么我們會有差別?我們跟佛、跟法身菩薩相比,天壤之別。這是為什么?佛告訴我們,“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道破了。真的,我們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所以自性里本具的智慧德相就不能現前,這個東西把它障礙掉了。
所以佛教我們三個方法,破這三個障礙。教我們戒,持戒如果清凈能破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執著,能破執著,恢復清凈心,清凈心能現前,清凈心是本心,清凈心是福報。諸位要記住,我們想求福,心不清凈沒福,心清凈了福報就現前。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有福,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心不清凈,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有地位有財富,心地清凈,那是真的,他真享福。第二教我們修定,修定能破塵沙煩惱,就是分別。得什么?得平等。這《無量壽經》上講的“清凈平等覺”,得平等。平等心現前,平等是大定,不起波浪,平了,那是菩薩境界,這提升了。最后佛教給我們覺,正覺,覺而不迷,覺能破根本無明,成佛了,回歸自性了。
佛教我們三個方法,戒、定、慧。所以佛經上常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貪里頭最嚴重的是執著,瞋里頭最嚴重的是分別,癡里頭最嚴重的是妄想。佛教我們這個方法破這三種障礙,我們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德能都現前了,不是向外求。所以佛法稱為內學,佛經稱為內典,它不向外的。對內求智慧,向外求的是知識。
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西方人他們的教育求知識,不是求智慧。智慧是從戒定慧里面來,知識確實是從我們的意識心(來)。我們用心去研究,搞這個,它跟戒定慧脫節,它里頭沒有戒定慧。東方教育重視戒定慧,特別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