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隨讀
自序
沒有零用錢,孩子學不到責任感!
“為什么要發零用錢給小孩子?現在只要把書讀好就行了。”
“英文、數學都補不完了……哪里還有時間學理財?”
“孩子要買什么,爸媽有錢,爸媽決定就好了…… ”
“小孩子又沒有賺錢,要怎么學理財?”
“爸媽都不會理財了,孩子學什么理財?”
開始研究親子理財之后,不論是演講、和朋友聊天、問卷調查結果,或者和學校老師溝通,平凡媽耳邊總是圍繞著這些父母師長的共通疑問。但是孩子卻有另外一種聲音。
“我想要零用錢,為什么不給我零用錢?”
“沒有自己的錢,我怎么學理財?以后我怎么變成有錢人?”
“爸媽最討厭,我要什么都不買,老是買他們喜歡,但我不喜歡的東西。”
“為什么一天到晚都要我讀書就好,長大賺錢的人,又不是考試一百分的人。”
親子高低調差這么多,所以到底該不該發零用錢給孩子,讓孩子學習理財,管理他自己的錢?發零用錢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教養孩子,父母身上承擔的包袱已經夠重了,為什么還要在家庭教育里,卡進一個影響看似遙遠的“親子理財”的沉重包袱呢?
我一直試圖找出問題背后的關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