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五年之癢”
調查發現,參加工作5年以內的人,心理健康問題尤其嚴重。而第5年則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有心理健康問題人的比例達到最高,為30.4%。從第6年往后,有心理健康問題人的比例逐年下降。
對大多數人來說,有四個時段最可能產生職業危機、工作5年左右的晉升危機、40歲時的方向危機、50歲以后的飯碗危機。這其中,兩個出現在參加工作5年時間內。正因為如此,很多有經驗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才會有職場新人“五年之癢”的說法。
上班族的“五年之癢”
調查發現,參加工作5年以內的人,心理健康問題尤其嚴重。而第5年則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有心理健康問題人的比例達到最高,為30.4%。從第6年往后,有心理健康問題人的比例逐年下降。
對大多數人來說,有四個時段最可能產生職業危機、工作5年左右的晉升危機、40歲時的方向危機、50歲以后的飯碗危機。這其中,兩個出現在參加工作5年時間內。正因為如此,很多有經驗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才會有職場新人“五年之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