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今天變成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都應該感謝那個給予我們名字的人,也許在未來的十年年度經濟人物、福布斯排行榜上依然不會有我們的名字,但是就因為這個與眾不同的名字,便成就了我們與他人不同的標簽。我們依然改變不了世界,但卻可以改變自己,至少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好人。
我們依然會行走在城市的每一條街道,不折不扣地為了我們的夢想努力著。也許下一站路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許下一站路口白首相托永生不負,也許,在這一刻,我們的想法變了,然后接下來的路都開始變了。
我曾經以為自己會是一個青春小說作家或不入流的導演編劇,但是從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后的幾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你所熟悉的同學都紛紛離開了電子商務專業,然后從事著各種稀奇古怪的職業,那些年我們瘋狂追捧的馬云、李彥宏等似的夢想從此再也不見了。而后我從事了讓人抓狂的營銷行業,“甲方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甲方如初戀”,當然那些年輕的夢想隨著生活的繁雜已開始變得不堪一擊,我不得不像是每一個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那樣對自己做重新的定位,然后決定做99 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只為了將來能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是大多數時的狀態,大多人的想法。如果按照這個慣性來做廣告顯然是對不起甲方對不起廣告主的,這就好比一群猴子為爭奪猴王這個位置打得頭破血流,佛看不下去了,對其中的一只說:“下一輩子的輪回你可以做一個人,你有什么愿望嗎?”猴子說:“如果我做了人,我必須扛著槍崩了猴王,然后我要當猴王。”有了人的思維,何苦去管猴子的世界?這就是慣性思維的可怕。于是廣告界開始大張旗鼓地喊著:沒有創意就去死。一來是警示自己,二來自然是喊給廣告主聽的——我們一直活著,所以我們肯定會有最牛的創意。
所以我們開始研究每一個張三李四王五背后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們才去想每一個名字背后到底蘊藏著什么樣的玄機,好等待那剎那的揭秘讓每一位觀眾有一種“哇哦”的感覺。父母都會在名字上給予子輩一個寄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僅僅是一個愿望更是一種復雜的情感寄托,就像你每周去星巴克、吃肯德基的漢堡、對下一季的車展牽腸掛肚,聽說iPhone5S 上市、高爾夫公開賽即將開幕便心潮澎湃,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清楚嗎?
這就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品牌帶給其受眾的一種脫離了Logo、Slogan 之外的一種情感寄托。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突然聽到你的名字在廣播里被喊起,被某一個闊別多年的好友喊起,那一種感情無法形容,會如同烙印、刺青般深深地影響你一輩子,因為這個標識對你來說獨一無二,屬于你。
每一個人生來就是一個品牌,無論你是否承認或者接受。
01 你家隔壁永遠住著一個老王
什么產品可以打動消費者
當站在琳瑯滿目的超市貨架前,你最終的選擇依靠的是什么?當遭受各種節日性質的產品促銷襲擊后,你確定買回來的各種神器是你最需要的嗎?當別人吃著火鍋唱著歌,你確定你也會團一張火鍋店KTV的優惠券嗎?究竟是什么在影響我們的購買行為,你到底想要什么?
誰在影響購買
老王是誰?
老王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似乎這樣的老王才是主流的風范,而實際上,老王的標配基本上告別了主流的趣味,他會婆婆媽媽、斤斤計較,當然偶爾也會大手筆地揮斥方遒——一瓶拉菲配兩盤花生米。
就是這樣的老王,他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兒女情長,有著鮮明的發際線和光鮮的夢想,是我們青春的最佳寫照;中年的時候在圣安德魯斯老球場17 桿修理了準備拍馬屁的新入職的經理人,至少現在是我們還沒有照進現實的夢想寫照;老年的時候他跟老張頭爭一個小卒子耍賴僥幸贏了最后一盤象棋,然后牽著老伴的手跟菜市場30 出頭的大小伙子因為兩根蔥爭得面紅脖子粗。
有些時候,你以為老王離開了,其實他一直都在,就住在你的隔壁。偶爾的不正經并不影響老王是一個熱心腸的人,至少大多數時候你不討厭老王,你甚至喜歡每周三下午和老王在離家200 米的茶館侃侃國家神十飛天的大事,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小道兒消息譬如謝霆鋒、張柏芝的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