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午夜_麻豆视频福利_大尺度床戏网站无遮挡_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动漫精品

嘉人 marie claire 紛享世界 風格由我

在線閱讀《社交紅利》

來源:嘉人網 編輯:Faith
導讀:如何從微信微博QQ空間等社交網絡帶走海量用戶、流量與收入 講述微信微博QQ空間等社交網絡運營基礎 騰訊內部社交網絡教材,18位大佬推薦的工具書!

因此,從信息本身看,雖然是不多的140字,但發布信息者個人的專業、情感、價值、判斷、喜好、歷史等關鍵要素,會依附在這條信息之上,流動在好友(關系鏈)中,看到信息的人也會將自己對該人的信任,及專業、情感、價值、判斷、喜好、歷史等做出回應,并傳遞下去。信任在這個傳導鏈條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整個社交網絡中的最關鍵因素。因為信任,被用戶不斷分享到社交網絡中的信息,才會給來源網站和應用產生回流點擊、下載注冊、購買等諸多轉化行為。當這些轉化和細微的分享一樣,被匯聚在一起時,我們便可見龐大的社交紅利。

信任背書也在通過更多的方式,改變著社交網絡與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關系。在網上,人們的溝通也是逐漸建立信任的過程。絕大多數普通用戶在社交網絡中會備注簽名,公開真實身份,方便其他人了解自己。這個動作和微博中對名人及各個領域內的專家采取實名認證的原因基本一致,都是為贏得陌生人的信任奠定基礎。許多陌生人交友或使用溝通工具會鼓勵用戶綁定社交賬號,尤其是微博賬號,充分利用身份關聯背后的信任背書。在這一做法的背后,我們也可見許多應用用戶數量快速增長,當原有賬號與朋友都能在新的應用中再度見到時,用戶更愿意留下來。

媒介重組與權力再分配

2013年的央視“3•15”晚會如往年一樣引發了巨大的關注,但這種關注和過去相比有著很大不同,公眾由高度關注央視揭露的無良品牌,演變成一場對于這個有著巨大權威與話語權的電視臺揶揄的狂歡。

“3·15”當晚,央視第一場揭露對消費者不公的炮火轟向了蘋果公司,包括明星何潤東、鄭淵潔等在內的大V賬號(有著諸多粉絲聽眾的微博賬號的俗稱)此間也在微博上發布了質疑蘋果售后政策不公的疑問。其中何潤東的微博中含有“大概8點20發”字樣,敏感的公眾迅速認定這是央視在操縱大號,利用虛假的方式為自己造勢。

在這期間,央視和大V們對此的解釋及何潤東刪除微博、宣稱微博被盜,報警處理的一切方式,都沒有消除公眾對此的懷疑,“大概8點20發”迅速成為微博上的熱點,公眾們自編了許多段子發在這個自然發起的話題之下。人們反而開始同情被質疑的蘋果公司,央視“3·15”晚會的權威受到了極大質疑。對這一事件的關注繼而削弱了人們和媒體對其他侵權公司及產品的關注度。

2012年,央視“3·15”晚會也有過類似的局面。當年“3、15”晚會上,央視曝光麥當勞三里屯店過期肉制品并沒有按規定扔掉,而是放在保溫箱里繼續待售。晚會播出后,部分公眾認為,在地溝油與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麥當勞此舉并沒有令人那么擔憂。這樣的反應出乎人意料。

這一幕在2013年3月17日的全國兩會新總理記者見面會再度上演。見面會上共有11名記者提出了國計民生、國際關系等各類問題,很快公眾在微博和各種社交網絡上表達出了對兩位權威媒體的記者的不滿,認為他們在新總理見面會上,避而不問民眾關心的食品安全、空氣污染、教育公平等大家關注的問題,轉而去滿足個人表演或者提出無關痛癢的問題。質問不斷出現。

央視與兩位媒體記者的遭遇,反映出了今天媒體的現狀,在社交網絡不斷壯大的今天,過去媒介的權威不斷遭受挑戰。有意思的是,吐槽的包括了絕大多數圈內人:媒體記者也紛紛撰文在各類網站、公眾賬號、微博賬號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吐槽由事件促發,在微博中展開,經由公眾的演繹演變成一個熱點,又變成媒體熱點再度落地。現在,任何一個單向媒體,都無法滿足公眾對于信息的渴求,哪怕它過去是權威的代名詞。

微博與微信的雙雙崛起,帶來了公眾參與門檻的極大降低,每個人的賬號都可以看作是一個“自媒體”賬號。自媒體賬號的極大豐富,帶來評價與論聲音的極大豐富,并繼而將帶來傳播形式與獲取方式的變化,推動媒介的改變與媒介權力的再分配。

這種改變有別于過去的博客時代。2004年前后博客崛起時,門戶網站很快接管了博客這一市場,并將之消化為自己的頻道之一,博客壯大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模式,但變成頻道之后,依然秉承了網絡媒體的操作方式:編輯推薦制。只不過新聞頻道推薦的是各個紙媒或電視采寫的新聞報道,博客頻道推薦的是用戶撰寫的精彩博文。在這一點上,門戶網站改良了傳統媒體,卻沒有帶來根本不同,發聲的主流依然是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和專家。

社交時代里,去中心化的架構導致了任何一個賬號和用戶都是一個傳播節點,編輯已經無法實現控制。最先開始變化的是內容本身,視頻網站Youtube崛起前后,就讓許多身處新聞現場的普通人成為“撰寫/拍攝”報道的核心——世界上每天大事小情隨時隨地發生,記者總是無法及時出現在現場,但普通的民眾一定有人在那里,他們甚至就是當事人。博客在發展過程中也扮演過類似的角色。社交網絡的大規模普及,讓這一切變得更加容易:拍攝視頻,撰寫博客,發布出來,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上看,都是難度比較大的工作,而微博,一句話一張照片就可以讓這一切迅速傳遞。尤其是隨著現場諸多人的共同補充,及場外更多人意見的表達,事件拼圖被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眾人匯智的局面。

隨后是閱讀習慣的變遷,在微信、微博、QQ空間等各類社交網絡上,人們更加依賴閱讀好友們推薦的文章與鏈接,尤其是他們發出的關于新鮮好玩事物的信息。

這背后折射出媒介權力的變遷,即人們不再信賴過去的權威媒體,媒介權勢的遷移速度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網絡媒體時代,這一過程已經不可避免地從傳統媒體部分讓渡到了網絡媒體身上,但當社交網絡蓬勃發展時,更多的媒介權力開始轉移到社交網絡中。如前所述,這種變遷源于好友關系鏈及依附在其上的信任,不再是對有著“專家”身份的盲目崇拜。央視“3·15”晚會風波即為例證之一。

1 ... 4 5 6 7 8 ... 13
延伸閱讀
精彩推薦
周大福“冰雪奇緣2”鉑金新品因愛而生
周大福“冰雪奇緣2”鉑金新品因愛而生
周大福“冰雪奇緣2”鉑金新品因愛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