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杉浦康平:讓自己保有感受驚訝的能力
21 張隆溪:品味的散失與重來
39 南方朔:世界的復雜不是沒有意義的
69 詹宏志:Made by Books. Ruined by Books.
99 鄭松茂:微型的人生
123 Akibo:像釀酒一樣地釀夢想
141 許舜英:I am the Ghost.
159 黃仁宇:從印象成為影像的兩段記憶
171 衛浩世:We must fight FOR them.
1320 杉浦康平
杉浦康平(Sugiura Kohei):日本視覺大師,平面設計家。
杉浦康平的這場訪問,是在二○○六年六月做的。我特別喜歡他談到的兩點。一是“跨頁一單元”的編輯概念。我自己本來就信奉這個原則,但是聽他把這個概念運用到書和雜志上的多種變化,則更是闡釋得清楚又徹底。另一點,則是談到“開發五感”時,他認為首先要讓自己保有感受驚訝的能力。當時我剛經歷過一場家人的重病歷險,過程中受過不少震驚。所以,我才會回應,有時候甚至遭到一些意外,讓自己有機會體會一下什么是“驚訝”,也很有意義。
○=郝明義
◎=杉浦康平
讓自己保有驚訝的能力
○:你非常著重“開發五感”的說法,這要如何進行呢?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保有感受“驚訝”(surprise)的能力。這意味著,要時時對新的、特殊的事物保持敏感,如此驚奇便隨之而來,五感合而為一。巨大的驚訝,可以讓你嘣地跳起來,呼吸、心跳、聽覺、歌唱,整個身心合為一體,然后一跳…… 感受驚訝的這種能力,對人類非常重要。
我曾經制作過味覺地圖,制作過狗感受到的世界的地圖,都是意圖將我們的存在傳遞轉換到其它動物,或其它的生存方式與狀態。人類總以為我們是世界的中心,我們只透過一種感官來感覺。但在此同時,我們應該想想周圍所有的生物,它們也同樣呼吸,同樣聆聽一切,同樣生存著。大概在七十年代時,我常到亞洲各地走訪,我發現許多地方都是有各種生物共存共榮的,像是樹,樹也在呼吸…… 整個世界多么喧鬧啊!所以我試著將我的感覺轉換成樹,轉換成動物,或者投注在舌頭、耳朵,試圖發現其它感覺的方式,然后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再注入我的身體,試著理解這個與它們相連的“我”是誰。一切都是“多”就是“一”;“一”也反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