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奧之星的經典時刻
自一九四七年起,對卓越的追求便把群星與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先生緊緊連在了一起。迪奧先生夢想著如魔術師一般,“把司空見慣的場景改觀為充滿張力的極致仙境”。這一想法與電影手法如出一轍。自迪奧公司成立之初,黃金時代的好萊塢巨星們便成為迪奧最忠實的盟友。這些一刻不停地在銀幕上表現著欲望與輝煌的當世仙女,對迪奧先生信任有加,希望他陪伴她們一起把握命運的眷顧、幫助她們實踐成功的諾言。迪奧因此當之無愧地成為好萊塢風格魅力的代名詞,并成為其傳奇的一部分。
瑪麗娜·迪特里茜(Marlene Dietrich)以其極度的優雅、鮮明的女性魅力、徹頭徹尾的神秘感和極致的美貌無可挑剔地代表了迪奧女郎的完美形象。這位以無聲電影開始職業生涯的女星深知光與影的重要性,一如眼神與外形的魅力。女王一般的風采、撩人魂魄的眼神,加上美不勝收的玉腿,令她成為舉世最有魅力的女性。
迪奧先生與她經常在公司的沙龍聚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亦常一起前往迪奧先生位于米利拉福雷(Milly-la-Foret)的別墅。為了演好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欲海驚魂》(Stage Fright),瑪麗娜從這位摯友處訂購了全套行頭:從第一場戲直至最后一場,她只穿迪奧先生設計的服裝。一九五四年,她甚至成為迪奧品牌長筒襪的形象大使,而且她也只穿迪奧的長筒襪。直到一九八九年,搬遷到巴黎蒙田大街,緊鄰其摯愛品牌的馬蓮娜.迪特里茜依然繼續造訪迪奧公司,采購迪奧的高級訂制裙、圍巾、皮鞋,甚至包括她為自娛自樂用以改變形象的男裝系列,她太鐘愛自己“假小子”的一面,無比現代,同時也更令她的女人味登峰造極。
迪奧先生與瑪麗娜
瑪麗娜
欲海驚魂 瑪麗娜全套戲服
瑪麗娜·迪特里茜出席迪奧第一場秀
一九五七年,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為出演電影《游龍戲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曾一次性訂購了二十七雙迪奧品牌的鞋子。隨后一年,她又挑選了七件晚禮裙、四套套裝及大衣,以及一件淺藍色緞面裘皮大衣。迪奧先生所設計的款式與顏色令她無比稱心。當她準備出演由比利·懷爾德(Billy Wilder)執導的《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時,在出席首映式、參加晚會或接受頒獎等各種場合時,她把每件迪奧華服悉數呈現。在被稱作“最后的坐姿”的一組照片中,面對攝影師波特.斯特恩(Bert Stern)的鏡頭,身著由迪奧先生設計的一件黑色禮服裙,瑪麗蓮所引以為傲的曼妙身材彰顯無余。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同樣深愛迪奧的訂制服。她曾身著迪奧一九六一年春夏系列中以綠色平紋細布配綠玫瑰繡花象牙白裙擺的高級訂制裙“里約之夜”上臺領取憑借《青樓艷妓》中一角而獲得的奧斯卡獎。
格蕾斯·凱利(Grace Kelly)在出演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三大杰作——《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后窗》(Rear Window)、《捉賊記》(To Cathch a Thief)的女主角后,27歲的她便成為了童話故事里名副其實的女主角。
《電話謀殺案》 格蕾絲凱利劇照
格蕾絲凱利
1956年,奧斯卡影后格蕾斯·凱利嫁入摩洛哥王室,她當時所穿的婚紗正是迪奧為其訂制的。成為摩納哥王妃后,格蕾斯又創造了她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從六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初期,每當夜幕降臨,舞會將至,格蕾絲王妃,這位迪奧的忠實擁護者,自始至終只穿著迪奧華服。
一九九五年,身為威爾士親王妃的戴安娜(Princess Diana)為巴黎大皇宮舉行的“賽尚回顧展”揭幕。萬眾矚目的她手持最新款的迪奧手袋,便是由時任法國第一夫人希拉克夫人(Bernadette Chirac)于開幕式前一天親手贈與。此舉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該手袋也立刻被品牌命名為“Lady Dior”手袋,以此向王妃致敬。戴安娜王妃自此便訂購了此系列所有的款式,無論何地都與經典不衰的Lady Dior手袋如影隨行。
今日星光-品牌形象大使
昨夜星光永續,今日星光依舊。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詹妮弗·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查理茲·塞隆(ChalizeTheron)、瑪麗昂·歌蒂亞(Marion Gotillard)、蕾哈娜(Rihanna)、劉亦菲——迪奧的天空中閃耀著如此眾多的星光。
她們皆為瑪麗娜.迪特里茜(Marlene Dietrich)、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格蕾斯.凱利(Grace Kelly)等巨星們當之無愧的接班人,在世人眼中,她們擁有無與倫比的才華、美貌和優雅。
查理茲·塞隆
蕾哈娜
瑪麗昂·歌蒂亞
娜塔麗波特曼
劉亦菲
詹妮弗勞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