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s 銀行的宣傳都會說:雖然有不保本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很小,真的是這樣嗎?
從法律角度說,“不保本的可能性很小”是廢話。哪怕合同里寫了不保本的可能性為0.01%,那還是不保本的。“低風險、高回報”也是要有參照物的。跟存款比誰風險低,跟股權投資比高回報顯然是不合適的。建議首先還是要看投資方向、投資范圍、投資配比;其次可以選擇過往業績比較出色的機構或團隊發行的成熟產品。
@潘素娟對我這樣有理財沖動的菜鳥,首次入手哪些短投最可靠?怎樣詢問才能讓理財顧問認為我資深?
從大銀行發行的1個月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入手,先體會一下投資的樂趣。首次到銀行詢問時,不能不問的是:這個產品管理人是什么機構呀?主要投資方向是什么?5%是一年化的回報率,還是多年的?有沒有申購費、贖回費(通常是千元左右的大數目)?是否有監管銀行的電話呢(必要時可以電話問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