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aZhang](images/d1.gif)
![](images/icon1.png)
用西方珠寶制作的技藝來打磨作品。而高級訂制珠寶設計師Diana Zhang也第一次走進了公眾視野,
別人幾十年都無法實現的夢想,她只用了幾年——時間那么短,走了那么遠。
![](images/icon2.png)
網站監制 蔡璐專題策劃 Faith設計 龔璐暢
- 珠寶
- 雙年展
- 古董
- 設計師
- Diana Zhang剛從巴黎古董雙年展歸來,她的六件珠寶作品入選,她講述在巴黎大皇宮穹頂下的十天,
- “在亞洲,有時你會覺得離世界很遠,但是在那里,你知道你在世界的中心。”
- 在北京,面對M.C.,她展示那些光華璀璨的寶石花朵——其中一件已在雙年展第一天被某歐洲貴族收藏了,
- “每件作品我只做一件,它們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就像個孩子,我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把它交給她,等它真的走了,我會有點想念。”
數年前,當Diana Zhang決意做一名高級珠寶設計師,她并不被看好。
這個行業過于昂貴,格外看中信譽,“只用鼻子就可以殺死你”,圈子很小,有新面孔出現,大家總免不了打聽一番,如果提及姓名對方鼻子稍稍一皺,無需搖頭,再也不會有人和你合作。Diana最初要從珠寶商手里獲得寶石,必須拿現金購買。比她年長的好友從旁勸誡,“做女人的生意不容易的,要受氣,很難”,但也是這位朋友成了她第一個客戶,聽說她要到巴黎找最好的工匠,便拿出一塊祖母綠請她設計。彼時她還不知道工價的區別,最后做出來是個昂貴的數字,她不安,愿意自己承擔一半當學費,朋友不肯。 閱讀文章>>
其實那正是那位朋友的低谷,情感與金錢糾纏,那塊祖母綠被她設計成一朵花式的戒指,兩道彩虹在其上交錯。設計來自朋友的真實經歷:在一天里看到兩次彩虹,在《圣經》中這是神諭,上帝賜予的啟示。“我心疼她,又不知如何幫助她,除了言語的安慰,我設計這只戒指給她,一個祝福,一種期望。”
她第一件作品是用四克拉鉆給自己做了一枚天使翅膀戒指,興致勃勃拿給朋友看,到后來更熟了朋友才告訴她,工不夠好,損了設計的品格。
成為珠寶設計師之后,她越來越多感受到力所不逮的痛苦:想法天馬行空,但工匠一句“做不出來”就潑了冷水,她不肯放棄自己的想法,便滿世界尋找解決方案,不放過去任何珠寶大展的機會,不為尋找創意,而是看最先進的工藝。最終她的方法是:找到香港最好的工匠并且磨合,“最難的就是對那1%的追求,這不再是技術而是態度。”她認為高級珠寶意味著每個細節的完美,有時工匠覺得“差不多了”,“就像一件衣服,可能一個線頭沒什么,但我覺得這個線頭代表這個作品完了。” 閱讀文章>>
像她設計的一套梅花,如果全部用金會太重,戴在手上成為負擔,但珠寶作為貴重用品應該保有一定質感,她選擇花朵部分用金、樹枝部分用鈦,讓重量平衡。這其實是在挑戰技術難度:用鈦做珠寶非常困難,蠟模倒模需要四五次才能成形;因為太硬,鑲嵌時鉆也很容易損毀。還做過一枝梅花,要讓它擺放時看似樹枝、掛在耳朵上就是耳環,不要任何配件,這件作品返工近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