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于時尚行業與建筑工地之間、入選培養未來領袖的“白宮計劃”……每個光榮的節點都被她踩上了,且她還那么年輕,并貌美。
但不可以此去框定這個28歲的女人,去年,龔曉思從成都來到北京。創業是一條窄路,她準備走到底。
網站監制 蔡璐專題策劃 Faith設計 YJ
- 象棋
- 哥大
- 創業
- 財富
-
這很像一場后青春期的背叛,或者說,一場私奔,因為從四川到北京,龔曉思為了愛情。
和所有的私奔是一個原因:父母不認可她愛上的男人。他是一半的華人,但國籍并非中國;他要上班,沒有一個強大的家世背景。龔曉思理解父親,雖然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天地,但在婚戀這種大事上,父親仍舊回歸到最傳統的想法。 - 她想要一個愛自己的人,無話不談,無需時刻保持最美儀態,她可以向他暴露性格缺陷。“這是我第一次從內到外想和一個人在一起。”龔曉思自小內心不安,而回國做企業之后這份不安又加倍,她認識的人多在企業界,因為男孩一般的性格,他們把她視為哥們兒,行事毫不避諱——她總是看到他們帶著年輕的女孩出入,甚至被她視為導師的一位著名企業家,家里是兩個女人共處一室。
- “以前的戀愛都是校園情懷,想的是相濡以沫執手一生,這幾年的經歷顛覆了我,我開始質疑愛情,不相信它會一輩子。我不愿意年輕的時候挺好、到四十歲就被替換,遇到那樣的情況我也不可能容忍。”
這一次,褪去光環,就剩這個人。他們有相同的價值觀,譬如對金錢沒有太多的欲望,譬如渴望自己雙手創造的成就感;他們在一起有理解與包容帶來的愉悅。 - 自然她之前也經歷過虛榮,她逛名店,一次刷掉上百萬,她開跑車,在速度里享樂,男朋友的作用也跟一只名牌包類似——拿出去體面、耀眼。
“經歷過了,發現它沒有帶來快樂,反而帶來很多精神上的負擔。”在成都她與父親多次爭吵,離家出走四個月,父親仍不改主意,她索性與他一起來到北京,僅六千元傍身,她選擇走最窄的路:不靠父母,不攜過往,創業。
“過去一年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年,做的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覺得有希望。”
她迅速地注冊了公司,拉上幾個伙伴,一共五人,住在世貿天階旁的世界城內一套六十平的小房子。一室一廳,廳用來辦公、吃飯,室用來睡覺,全部地鋪。六千元畢竟是在北京的生活中一個水花也見不到的數目,她給母親打電話,借了十五萬。維持自尊,她不愿意向父親開口。閱讀文章>>
北京以殘酷的方式告訴她,一個女性的經濟獨立有多重要。“哪怕錢是來自你家里,你也是不獨立的,至少在重大的人生選擇中,你無法完全自足地做決定。”而“女性天生比男性缺乏安全感,很多時候我們還沒有去嘗試就放棄了,因為我們怕。男生反正是要把自己扔出去的,他沒什么選擇,就那么做了;女性則往往顧慮重重,邁出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氣。”她接下的第一個項目是APEC女性峰會——貿促會找到她,是因為此前她在國際舞臺的活躍,是中國年輕人的代表,形象與經歷和APEC女性峰會符合。
三年前,龔曉思入選“白宮計劃”,這項計劃在全世界選擇26 名年輕人在白宮實習一月,再跟從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CEO一個月。在白宮實習結束之后,第二個月,龔曉思被杜邦選中。 閱讀文章>>
杜邦CEO 柯愛倫是五百強企業中少見的女性,龔曉思的“跟”是貼身式的,“每一分鐘我都和她在一起”,她和柯愛倫一起見華爾街的投資者,她看到她真實的高興與憤怒,甚至罵人。
柯愛倫讓龔曉思發覺,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女性會更有說服力,譬如在談判時,女性主導的談判比男人的談判更柔和,沒有那么強硬的對抗。拋開女性的表面,一個女人又可以比男人還男人,那種果斷、利落是驚人的。只是權力填不滿女人內心安全感的空洞,身居高位,也壓力重重。
面對自己的企業,龔曉思會想起柯愛倫,她有與柯愛倫相近的固執,但她決定在企業里放入更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