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erina芭蕾女伶
1941年Spanish Ballerina 舞伶胸針手稿
“我崇拜他們…屋里的人都激動萬分!那些有趣夜晚對我起了不小作用。”時尚教主Diana Vreeland在一次采訪里曾談到小時候看俄羅斯芭蕾舞團劇碼的激情,這個由Sergei Diaghilev在1909年創立的舞團讓巴黎人重拾對芭蕾的狂熱,那些由當時才華洋溢創作者參與進來的音樂、場景和服裝是一場華美的夢。契合的舞者有你神向的愛情,或飛躍或回旋的肢體挑戰了極限,而這個舞臺的愛與美麗不只啟蒙了Diana Vreeland,也啟發了梵克雅寶的家族成員Louis Arpels。
George Balanchine(右)與他的繆思,身著Jewels 舞衣的Szanne Farrell,左為Pierre Arpels,1976
他經常是下了班就拉著10歲小外甥Claude Arpels去看芭蕾舞劇,然后暗自設想什么時候才能讓人們在珠寶盒里擁有一群舞伶?其后二次大戰爆發,品牌將重心轉往美國,或許是新世界帶來了無畏,也或許是人們需要一種忘情的寄托,終于40年代初,梵克雅寶用Dance Collection舞進了紐約,也開啟了自己的新篇章。
全新Ballet Précieux 系列。Esprit de la Rose 18K白金/ 玫瑰金粉紅藍寶石芭蕾舞伶胸針,靈感源于《玫瑰花的精靈》劇碼里的Gloria
自此,芭蕾正式流淌進梵克雅寶浪漫的血脈中。不只創作珠寶舞伶,梵克雅寶的珠寶也曾刺激天才編舞家Georg Balanchine創造芭蕾舞劇《Jewels(1967)》,接著2007年,《Jewels》又挑起品牌重新詮釋Ballerina 的念頭,于是催生“ BalletPrécieux”系列。有趣的是這樣的交互作用在如今有了新繼承。只是編舞家換成Benjamin Millepied,Jewels成為了Gems,而10年后的梵克雅寶再度為Ballet Précieux注入新血,除了身形更有瞬間感并細節入微的舞伶,那些啟迪人們幻想的生動舞臺與裝飾舞衣也被放進創作里,轉化在寫實和抽象之間,手法平衡且圓融,至于在傳遞快樂與美這件事上,則是初心不變。重點是僅在中國市場販售。
Lauryl月桂
Metamorphoses de Daphné 18K 白金粉紅尖晶石鑲鉆月桂胸針 Chaumet
因愛神作弄而愛不到變成月桂樹的少女達芙妮,這段神話讓頭戴月桂冠成為太陽神阿波羅的情感印記,而Chaumet在其全新La Nature de Chaumet系列的月桂創作里,重現了這段寓意,因為愛,粉紅尖晶石代表達芙妮,深淺金屬的視覺處理是將月桂溫柔的葉形在瞬間定格,有輕巧的優雅。不過除了愛,我其實更鐘情關于月桂的另一層寓意:靈感和創造力。因為阿波羅不只主宰了光明,他也是掌管詩歌與靈感的神祇。而靈感,無疑是每個創作者都不希望失去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