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這個資本主義的老巢的精神中樞——大英博物館閱覽室,怎么反倒滋生出共產主義思想和無產階級革命,這一方面看似令人費解,另一方面更證明著閱覽室的海量庫存以及極其科學的檢索結構,讓馬列兩人,可以找到最符合自己理論發育脈絡的精神食糧。閱覽室直徑并不大,只有42米,然而它32米的高度,竟幾乎給它的空間擴展成那種維多利亞花園式的迷宮,因此書架可以綿延至40公里,藏書達130萬冊。當然,由于最科學的分類檢索和指示,這個迷宮只會屬于英文文盲。
其實,在1997年以前,這里才該真正叫做“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閱覽室”。1997年,圖書館徹底喬遷,只剩下這圓頂閱覽室。雖然它依然有著130萬冊藏書,但要尋覓莎士比亞作品的初版本、亨德爾的樂譜原稿以及莫扎特、海頓等人的早期版本,還得去新的不列顛圖書館。
對于中國參觀者——這個巨大空間是能甩著手就進去的,什么都不用登記——最感興趣的或許就是馬克思曾經的貴臀所在。有人認為是G7行的位子,有人認為他并無固定的座位。但想尋到地面上被長期閱讀磨出的“導師腳印”,那只是個不要去迷戀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