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打理得宛如公主的深閨
這些抽屜,伊福已經收集了38年,她清晰地記得自己買的第一個手袋,“一件德國貨,小巧的皮制手袋,年代大概是1820年,它的龜甲薄片嵌著珍珠母花飾,是我在英國旅行時拿下的。”而伊福所找到的這個大抽屜,也同樣積攢了歷史的鬼氣,雙面開門的博物館曾是17世紀的一家銀行。眾所周知,荷蘭人是最早的金融家,《帝國時代》游戲中別的民族在蠻荒時可以建田地,而荷蘭人就能搞銀行。他們的銀行當然也是流光溢彩,高大的正門被漆成洋紅色;原會議室的墻壁貼的是花布墻紙。女承母業,如今的博物館被伊福女兒西格麗德打理得宛如公主的深閨,玻璃櫥窗和對著它們的鏡子,將2000個手袋幻化成20000個;那些后現代派陳列箱的彎曲柜腿,則像17世紀的家具喝個酩酊大醉。
有女兒負責打理,媽媽當然也能假公濟私了,從2000多個手袋中海選出五六十個,這是伊福平日社交的資本。權衡良久,她終于將16世紀銀框的山羊皮手袋鎖到了櫥柜,自己挎著1920年代的蛇皮手袋去酒會了,手袋正面,用象牙雕刻了夏娃摘蘋果的形象。人類吞下的第一個蘋果,除了增添了男歡女愛的羞澀,更帶來了不可遏止的物質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