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傳媒公司合伙人和先生張大維,迎接寶貝入住嬰兒房倒計時2個月
懷著第二胎的張琦,在母親眼里依舊是沒長大的小孩。直到自己成了媽媽,張琦才能切身感受為人父母無時不在的焦慮,母親22歲生張琦,張琦到36歲才生第一胎。“我知道媽媽很急,但我想拼事業,她也支持我。所以一直沒吭聲。”每個獨生子女都想有個哥哥。源于少年時代的孤單情愫,張琦選擇放下蒸蒸日上的事業生娃,兩個孩子只相差15個月。“就算哪天我和老公不在了,她們兩人互相扶持也不覺得寂寞。”
“越是和自己親的人說話,越肆無忌憚。”張琦理解母親,“我媽媽擔心保姆照顧小朋友不夠精心,老是挑毛病,比如奶瓶太燙,尿布換得不肯勤。我想保姆只是打工,肯定無法像親人一樣想那么多。”每當勞資糾紛爆發,張琦總是母親和保姆之間的和事佬,勸勸這個,勸勸那個。“我長大了,媽媽老了,她成了孩子,我成了媽媽。”等到張琦出了月子,父母也要離開了。張琦內心有些糾結,考慮再三,她說眼下還是安于現狀,大家都可以享受自己的空間。至于未來,“父母是我們的責任,一如孩子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