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電梯里看見一個男孩哭,媽媽很兇地訓斥他:“行了,別哭了,沒完沒了了你!”孩子一邊抽搭著,一邊咕噥著辯解,好像還有很多委屈,但顯然屈服于媽媽的強勢,不敢出聲了。
我們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活潑、好學、懂事、乖順。當孩子情緒低落、大哭大鬧、發脾氣、不上學時,我們常常感到無計可施,自己的情緒也變得惡劣,只能拿出做父母的權威,采取“高壓政策”,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
和成人不一樣,孩子的感情隱藏不住,無論快樂,還是難過,都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但是很多媽媽不太給孩子機會宣泄自己的真實感情。孩子快樂了,會說:“瘋什么?安靜點。”孩子難過了,又說:“哭,哭,有什么好哭的?!睉赜谕Γ⒆颖砻嫔下犜捔?,但情緒卻被壓抑了,甚至在心里埋下逆反的種子。
![媽媽要適當認同孩子的負面情緒 媽媽要適當認同孩子的負面情緒](http://upload.mcchina.com/var/mariecn/storage/images/love/story/qingxu-20110815/node_187077/2193008-1-chi-CN/_1.jpg)
媽媽要適當認同孩子的負面情緒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里,媽媽要適當認同孩子的負面情緒,耐心地引導孩子合理宣泄,不要有太多的訓斥、責難、教育,讓孩子有機會獨自處理自己 的情緒。孩子只對自己有體驗的事物才有感覺,在不快樂中學習處理不快樂,在憤怒中控制調適自己的心情,在沮喪中學習振奮自己,給孩子留出自由的時間和空間,不要急于參與處理孩子的情緒。媽媽不要一看孩子不高興了,憤怒了,沮喪了,就去干預。只要孩子的發泄沒有傷害自己和他人,也沒有損壞東西,哭,就讓他 哭;怒,就讓他怒;憂,就讓他憂……讓他自己有一個自由釋放的空間和時間,在體驗中學習管理和宣泄情緒。當然這不是完全讓孩子的情緒失控,合理宣泄,也包括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適度控制和調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