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價:
希羅多德的不朽之作《歷史》,是西方第一部真正的歷史著作,也是人類史學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張廣智(《西方史學史》)
希羅多德首先發現了文化史之意義。
——H. 巴恩斯(《歷史編纂史》)
希羅多德將地理史記及考訂學與史學相聯系,于是歷史學開始在藝術與科學中開始占有一獨立地位。
——J. T. 紹特威爾(《史學史導論》)
希羅多德把嚴肅的科學內容跟具有高度藝術性的表述方法結合到一起:他的《歷史》也正是用散文寫成的史詩。
——C. Я. 盧里葉(《希羅多德論》)
希羅多德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事實就是它的統一性,其次就是他所表現的精神,有著許多突出的優點:聰明的好奇心、誠摯的態度和良好的判斷力等等。……他保持了詩歌的樸素、自然和魅力。他不但是一位歷史家而且是一位詩人。他的詞匯清晰簡潔,字里行間富有宗教色彩和詩意。他的文筆流暢、親切而優雅。
——J.W. 湯普森(《歷史著作史》)
作者簡介:
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4—前430/前420年)
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和旅行家,所著《歷史》是古代第一部敘事體歷史巨著。書中他將史實的記載和闡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西方歷史編纂史上的一種正宗體裁,在西方文化史上影響深遠,后世尊他為“史學之祖”。
徐松巖
1963年生,山東招遠人,歷史學博士,現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古典文明史和西方史學史;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及《光明日報》等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持多項國家級研究課題,譯注希羅多德《歷史》、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及色諾芬《希臘史》古希臘三大史學名著;代表作有《關于希臘奴隸制的理論和實際》、《古代海盜行為述論》、《關于特洛伊戰爭的若干問題》、《論雅典帝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