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是新時期文學的高產年,也是莫言的高產年。這一年莫言發表了13部中短篇小說,其中包括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也包括另一篇后來獲得臺灣聯合報小說獎的《白狗秋千架》。這一年莫言三十歲。
1986年又是莫言的一個豐收年。這一年他創作了給他帶來更大名氣的中篇《紅高粱》,在當年3月的《人民文學》上發表。這部以其故鄉高密為背景的作品,第一次把這一個蒸騰著酒神之氣的地域帶進了藝術的殿堂。1987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莫言的這個系列作品集《紅高粱家族》;同年導演張藝謀根據這個作品拍攝了同名電影,一下子紅遍全國,1988年該片榮獲西柏林的金熊獎。
1986年莫言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落職在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這里是軍隊文化人集中的地方。莫言的主要工作就是創作。1988年莫言在《十月》雜志上發表《天堂蒜薹之歌》,在《文學四季》上發表《十三步》。這兩部作品同年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單行本。這是莫言早期長篇小說中最值得關注的作品。
1989年秋,莫言開始創作長篇《酒國》,但遭到了退稿,直到1993年才正式出版。
1995年,莫言創作了《豐乳肥臀》,在《大家》上發表,但這部作品遭到了一些人的激烈批評,最后莫言迫于壓力致信出版社,要求不再印制和銷售自己的這部作品。在這樣的情境下,莫言于1997年選擇了離開部隊,轉業到最高人民檢察院下屬的《檢察日報》社。但這部作品在這一年獲得了“《大家》紅河文學獎”,獎金為人民幣十萬元。這大概是當時最高的文學獎金了。
2001年,莫言出版長篇小說《檀香刑》,這是一部收獲許多贊譽的作品。臺灣聯合報將該作評為該年度的十大好書。是年法文版《酒國》也獲得法國的一個文學獎項。
2003年,《四十一炮》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另一個值得重視的長篇。
2004,莫言獲得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又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莫言文集》12卷也由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2005年,莫言獲得意大利第三屆NONINO國際文學獎。
2006年,莫言創作長篇《生死疲勞》,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年,莫言獲得第十七屆福岡亞洲文化大獎。
2009年,莫言的長篇《蛙》,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這部偉大的作品深刻地展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生存困境和堅韌的努力、制度的調適與信念的輝光。2011年這部作品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籍作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莫言獲得這個獎項,中國的文學界幾乎沒有任何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