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龔如心這位最早將按揭購房的方式引入香港的地產女王,會一邊為了節儉而去吃麥當勞和肯德基這樣的垃圾食品,一邊卻掏20多億給風水師,讓對方幫早已年過半百的自己重返青春重新懷孕。這事兒聽起來很荒誕,感覺就像天方夜譚一樣。
看了關于龔如心的上述八卦后,我忽然在想這樣幾個問題:這個身為香港最成功地產公司女總裁但卻經常以夸張怪誕的小甜甜形象示人的女人擁有女王氣場嗎?一定要擁有很多資源才能氣場強大嗎?經濟狀況很一般的女人能擁有女王氣場嗎?
雖然一個女人的氣場的大小和她所擁有的資源的多少不一定絕對成正比,但不得不說,當一個女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而擁有越來越多的資源,那么她的氣場十有八九也會變得越來越大。除非這個女人因為手中的資源越來越多,她的人格也因此發生了強烈的扭曲,而且依舊被社會價值排序牢牢控制著,但即使如此,她可能會散發出一種既扭曲又強大的氣場。這里所說的資源不一定是實際的金錢或物質,它可能是一種能力、一種魅力,或者是人脈、名氣、地位、身份等諸如此類的無形資源。
關于向外追求,錢穆在《人生三路向》中曾這樣寫道:“追求的目標愈鮮明,追求的意志愈堅定,則人生愈帶有一種充實與強力之感。人生具有權力,便可無限向外伸張,而獲得其所求。追求逐步向前,權力逐步擴張,人生逐步充實。隨帶而來者,是一種歡樂愉快之滿足。”
但在錢穆看來,這種人生有它本身內在的缺憾,因為如果只是向外追求,“生命自我之支撐點,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內,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這就造成了這種人生一項不可救藥的致命傷”。
當然,你也不可能徹底放棄向外追求而只是向內追求,除非你已經看破紅塵,決定過一種徹底出世的生活。
努力向外追求,讓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可以棲居的家,如果是“詩意的棲居”,那當然再好不過了。努力向內追求,讓自己的心也有一個棲居的家。這樣身心就皆有家可歸了。
很多現代女性因為過度忙碌,每天只是拼命向外追求,幾乎完全放棄了向內追求,而她們的心也將因此無家可歸,這是一種剖腹藏珠的生活方式。另外如果拆開“忙”這個字,會發現它是“心”和“亡”組合而成的。忙意味著心死?如果一個女孩只是忙著向外追求,而放棄了向內追求,她的心的確有可能因此而死去。一個心死之人無異于行尸走肉,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擁有女王氣場?
如果你極少向內追求,只是拼命向外追求,你可能會因此獲得一些資源,在某些人眼中,你的氣場可能也會因此變大了。只是這種氣場其實是由你的“身外之物”散發出來的,它并不真正屬于你。
簡而言之,一個極少向內追求、只是拼命向外追求的女孩想要擁有女王氣場,無異于緣木求魚。只有在努力向外追求的同時,同樣很努力地向內追求,這樣才能擁有女王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