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我怕青春就這么溜走了
1. 寫給爸爸和媽媽
親愛的老媽和老爸:
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我的話越來越少了?
下班后,我要么去游泳,要么就關在自己的屋里看書、發呆。每周六上午我都會參加義工組織的活動,跟養老院里的爺爺奶奶們聊天。我越發覺得上班以外的時間,我的生活才有意義。
養老院里的爺爺奶奶們很高興有義工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老得看不懂電視、看不清報紙、聽不明白廣播了,除了和我們聊天,他們似乎無事可做。我不止一次地想過,他們的大把時間就這么浪費了,要是有臺“時間轉移機”,把他們用來無聊的時間轉移給年輕人,讓忙碌的年輕人有更多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豈不更好?可時間是公平的,無論是在無聊地浪費它,還是爭分奪秒地追趕它,它都一絲不茍地靜靜流走。在那些垂垂老矣的皺紋里,我漸漸體會到,年老的大把時光就是該用來回憶年輕時的精彩生活。
可我該怎樣使我的生活變精彩呢?
我記得五六歲那會兒,周圍流行讓孩子學彈鋼琴、電子琴,老媽您也逼著我學過一陣,最終以我每天淚流滿面、吱哇亂叫收場。您偶然間發現我喜歡往墻上亂涂瞎畫,臭揍了我屁股一頓之后,敏銳地感應到我真正的興趣所在,果斷的給我報了美術班。這一愛好,我保持了許多年,進而影響到了我的大學專業。離開了您的監督,電子琴我居然也沒荒廢,想起來的時候,還是很樂意亂彈上幾首歌的。您說我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我覺得您的修辭可以更委婉一些,就是勉強沒有幸福。我喜歡的事情,不用別人強迫,也不用理由,自然會積極地做。
高三時,我的后青春期叛逆發作,非想報個外地大學,從你們的眼皮子底下溜走,自己自在地學習、生活。你們都不樂意,老爸說知道我是想鍛煉自己,可那么多孩子想考到北京來,為了什么?因為北京的條件好。你喜歡看的話劇、藝術展北京最多,你想學服裝設計,就需要這些資源,北京正有最好的資源。我一琢磨,是這么個理兒,那就等大學畢業了再說吧。
大學第一年新生都在廊坊校區上課。開學報到時,我說東西我一人拿得了,你倆非跟著來,說是想瞅瞅大學城什么樣。我知道其實是你倆不放心,因為我從來就沒一個人出過北京城。
到了大學城,我發現北京的家長幾乎都跟來了,而外地的同學都沒有父母陪同,自己來的。同寢室的小容甚至坐了5個小時長途車,在火車站里貓了一宿,又坐十幾個鐘頭火車硬座來的。她還比我還小半年呢,也是家里獨生女,而且是第一次出遠門,她家長可沒跟著來。老爸您說那不一樣,沒準她父母工作忙,而且離著又遠,沒時間來。我覺得要是您,我就是去火星,您也得跟著來。
等你倆走后,我收拾行李時,居然從被子里翻出老大一瓶防狼噴霧劑。您還特地打電話給我,提醒我出門隨身帶著。我趕緊趁同學不注意時,把它丟進了寢室樓下的垃圾桶。我可愛的老爸,出了北京不是龍潭虎穴。
其實我早就知道,老媽您一直有偷看我日記的習慣。您有沒有注意到,我最近一本日記的第一頁上寫著行英文?
SWIRB=Self-confident + Wise + Independent + Resolute + Br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