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瀾:我也想問您一個事,任總,在其位謀其政,您常常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說,也謀了您的政,但是您還管點別人的這個閑事?
任志強:這個馮侖說的就是,自己的事不當事,對吧,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然后還沒事找事。這個馮侖我覺得他形容的也很形象,但是他這幾種不同的說法,實際上表示的是一個人的不同身份,比如說,作為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在社會中處于不同的身份,假定在家里你可以是父親,可以是爺爺,也可以是兒子,還可以是孫子,那么不同的角色,你說出的話是不一樣的。你比如說我作為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是一個角色,但是我作為企業的經營者是另外一個角色,我不能讓它虧了,我得去增值保值。所以我剛才說的,我們把下屬企業都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從一個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你要賺錢,不賺錢要這企業干嗎?不賺錢的話,你怎么能去給政府作貢獻?怎么能去做公益事業?不可能,這就是第二種身份。第三個呢,我可能是作為一個行業的管理者,比如說我是中城聯盟的主席,我也做過這個,做到房地產協會的任職主席等等,那你代表一個行業去說話,我不能作為房地產行業的管理者,然后我去說服裝怎么樣,汽車怎么樣,我不說房子怎么樣,所以這是第三個角色。另外一個角色就是,前面剛才說的,我可能還當過人民代表,也當過政協委員,那么這時候,是一個社會角色。如果有心人查一查我在當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期間所說的話,你會看到,在這些所有的體驗中沒有一項是和我的企業有關系的。也沒有一項是和我自己經營有關系的,比如說我做房地產,我雖然提了很多住房制度保障政策,但是不和我經營有關系的東西,那么這就是四種不同的角色了,但是媒體在報道時候,常常把你對孫子說的話,反過來對爺爺去說,那么,你一定會挨罵的,對吧。
上市地產商,國有企業管理者,房地產行業的管理者,以及政協委員,任志強的確擁有四重身份。但是在大眾眼里地產商的標簽是掛在最明顯的地方,以至每當任志強一說話,很多人都把他當做地產界的聲音。但是中國地產界知名地產商不少,世界最大房地產開發公司——萬科掌門人王石,中國萬通地產董事長人稱地產界思想家的馮侖,SOHO中國創始人潘石屹夫婦,個個都是大佬級人物,為什么人們一直聽到的都是任志強的聲音呢?
楊 瀾:當您代表整個的行業出頭來講話的時候。
任志強:對。
楊 瀾:甚至對有一些政策提出異議的時候,你的這些同行們,王石們,馮侖們,潘石屹們。他們是樂享其成地說,好,說任大炮去替我們講,他們的態度是什么樣的,會慫恿你去講嗎?
任志強:他們談不上慫恿,因為我們的REICO工作室的這個建制里頭,馮侖也在里頭,所以他們都是支持我們。比如說中城聯盟期間,成員都在里頭,中城聯盟是出現了一個大頭,都在支持做這些研究。同時,支持把誰研究報告發布了。那么,建設部同樣請我去做顧問。是因為我們有這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