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作為夜的影子存在的花冠男孩,于一路沉暗、混昧不辨中,透出生命的無盡的歡欣。這樣一種特質,同日后我讀勞倫斯筆下那些伊特魯里亞沉暗墓室里混昧卻又燦爛的壁畫如此相似。這長立的男孩由此仿佛就是那些散布在臺伯河流域、大大小小此類遠古事物之集中一體的幻影,召喚我們將視線回望——一道有望重新接觸泥漿中遠古氣息的長虹,我們在渺遠的兩端共執此虹,最終消弭隔阻其間的蒼白與執著。
后來知道,ombra della sera這名字來自20世紀初意大利詩人gabriele d'annunzio。只是這一名下更有名的一尊雕像是出土于托斯卡納Volterra地區的。Volterra靠近比薩,它兩千年前的名字叫做Velathri,是伊特魯里亞人的重要城市。那尊Volterra的“夜之暗影”和佩魯賈Caligiana Magione找到的這尊很不同,前者也是一尊細長的男孩全身像,但手腳大體上還是符合人體比例,緊緊伏貼身側,身體由上至下可明顯區分出胸、小腹、生殖器、膝蓋,而佩魯賈的雕像,除了手臂變形拖地,全身也沒有明顯的人體部分分界,一貫到底。Volterra那一尊的面部更加濁鈍,佩魯賈的這一尊則靈秀清晰許多。兩者相較,前者更顯孑然孤立,側身入世界而不打擾,后者像一出靈秀的童話,又在超現實的想象中體現出優雅。
對的,在那個翁布里亞國立考古博物館的下午,眼前這尊雕塑吸引我的就是他超現實的優雅。馬格利特、達利、基里柯……我想說即使在現代超現實畫派諸位大師的作品中,也找不到這樣的超現實的優雅、自信、含蓄。仿佛自信于洞悉人類之外的世界的本質,仿佛暗影是我們與我們之外世界的一道暗影之橋。全時光的暗影都投在橋身上,那該精致于世的,都在光影中消弭。暗影,我們與光、與土地、與角度之橋,它投在枝葉上,就是我們的生命與此世、過去、未來、更多世代、那更多的生命、以及那么多穿不透的明鏡般的暗晝……之間的互相回溯。
佩魯賈附近的臺伯河河谷,我后來還是沒有去成。聽喬萬尼說下了巴士還要走上不短一段路程,沒人帶路便沒那么好尋。他還說不遠處有一處溫泉,本來說好叫上朋友一起去,但因為有事回家鄉,便不了了之。
石頭,滿城的石頭,水只在自來水管里,來自同一個源頭。每天用杯子接了直接喝,從冰箱拿出生肉prosciutto直接吃,豬仙人在視像電話里看到說哇,原來你成了吃生肉喝生水的野人。而文明人在臺伯河岸邊,飲比水波鮮紅的葡萄酒——
伊特魯里亞的女孩子什么樣?考古博物館里只看到他們的男子,比羅馬人修長。羅馬人在雕塑和畫上有些偏圓偏矮,像蘑菇柄,尼羅的頭像像被揉過,實在沒有希臘人好看。而伊特魯里亞的男子,要比希臘人稚拙,溫順,他們不去計算、挑戰、論爭,他們更適乎自然的天性,勞倫斯也是這么看的……我帶來的燒開水的電水壺用得越來越少了,臺伯河的水浪就在我體內,我懷念佩魯賈七月里下雨的那些日子,霧街巷口,雨水打下的夾竹桃濡紅了一地。夢里的水浪從石頭最柔軟的心中涌來,淹沒一切懊熱不休的……
喝燒開的自來水,是件新鮮事。smail第一次見我喝開水,就不停問開了,perché?perché?perché?追著我在屋子里轉圈問,我擎一杯瓷杯里的白開水,邊散步邊說,因為我的身體需要。但到底為什么ma perché?
……non c'e perché. I cinesi sempre bevono l'aqua calta.沒有為什么,中國人總是喝熱水的。
喬萬尼在一邊幫忙解釋,和smail相比,他已經算作中國的好朋友。“因為他們中國人什么食物都分涼和熱。水也有涼,和熱。”“可那是說食物的性質,natura,不是溫度。”喬萬尼聳聳肩說我還以為是溫度,因為你上次把一鍋水煮綠豆放到冰箱里去了,然后說它很涼。——no,no,熱綠豆也是很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