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es Saint Laurent說過:“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巴黎河谷購物村一直以引導女性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作為自身使命,并長期贊助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修復具有歷史價值的服飾,使得它們的時尚風格能夠一直傳承至今。憑借其多年的專業經驗,巴黎河谷購物村將在2017年9月通過一個獨特的時尚風格主題項目“A Story of Style”來彰顯服飾的歷史意義。Camondo建筑設計學院學生的“設計師衣櫥”項目,為展現個人風格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創造力,為游客呈現生動的時尚風格。
攜手裝飾藝術博物館,重塑時尚傳承
河谷購物村一直以傳承文化藝術為己任,購物村內的“藝廊”持續展出Hervé di Rosa, Norman Parkinson,Christine Phung等知名和新近藝術家的作品。河谷購物村作為長期以來的藝術贊助者,對巴黎大皇宮展覽廳提供了不間斷的支持,其中包括一系列時尚相關的展覽,如2015年的Elizabeth Louise Vigée Le Brun以及2017年9月的Irving Penn展覽?,F在又與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攜手,贊助五件具有歷史價值服飾的修復項目。憑借修復師們幕后孜孜不倦的耐心工作得以把過去的藝術品復原,并且把它們帶到聚光燈下。
如果沒有博物館的悉心奉獻,時尚風格傳奇是無法流傳至今的。河谷購物村與裝飾藝術博物館對于保護權威藝術珍品有著共同的理念,因此它們一起聯手修復了五件標志性的經典服飾,這些具有年代感的珍貴服飾因為經過歲月的磨蝕而不能完整地向公眾展出,而每一件衣服的主人都有不尋常的故事:有來自于法國皇后Marie Antoinette的朗讀者,有來自于法國美好年代極盡奢侈的女演員Andrée Spinelly。對經典服飾深入的調查和修復需要現代創新技術的支持,而修復后的成品會帶來如獲至寶般的興奮與激動,這些新近修復的藝術品會在2017年的秋季在博物館的“時代展館”進行展覽。
創造和體驗當代時尚風格故事
從2017年9月15日到10月31日,河谷購物村將從兩個階段著手把時尚風格的力量帶入現代,讓時尚傳承重新煥發活力。來自巴黎國際聞名的建筑設計學院Camondo的學生將重新探索衣櫥 —— 這件藏著我們個人風格的標志性家具。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們將‘互動式衣櫥’與‘模塊式衣櫥’等概念重新設計,成品將由專家團進行評選,最佳設計的作品將在河谷購物村“藝廊”進行展示。
與此同時,在這個秋天河谷購物村還將提供360度的沉浸式體驗,受到來自裝飾藝術館藝術品的啟發,購物村從9月15日起將特別為精品店鋪打造與眾不同的復古主題壁紙。這些頗具藝術風格的櫥窗將啟發游客在購物村中找到自己的時尚風格。此外,Carven, Marni, ba&sh, Eric Bompard, Bonpoint, Poiray等精品店將延續自身的品牌風格,淋漓盡致地展現其獨特設計,呈現滿足你各種風格的絕佳單品。
五件標志性的藝術品修復
這件披肩被鑒定為是十六世紀上半葉法國宮廷的貴族所有,其為紅色天鵝絨質地,帶有金色刺繡,是同類藝術品中最古老和珍貴的一件(世界上現存的此類披肩也不過十幾件)。這件披肩已被歲月消損,整件衣服需要被重新加固、縫合,亮片也要一片一片重新縫上。
這件花卉圖案和裝飾的絲綢裙子(約1770年)可能屬于法國皇后瑪麗亞•安東尼特的朗讀者,也可能來自于為女王終身貼身服務的Sidonie Laborde。這條裙子是為了公園散步而設計的,田園風格的圖案和風景融為一體。
這件綴有絲質花飾的寬沿帽是個中珍品。曾被認為是用南瓜纖維織就而成,而進一步研究發現,它實際上是木槿花纖維制成。
Charles Frederick Worth被認為是巴黎高級定制的開創者。在十九世紀末,他是第一位每年設計兩個系列,并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設計師。他設計的這件極其貴重奢華的橘紅色羽毛圖案的裙子,是為Franklin-Gordon Dexter女士所定制。在1920年,Charles兒子Jean-Philippe Worth將其捐贈給裝飾藝術博物館。這條裙子在修復中遇到了各種難題,包括支撐裙擺的鐵絲已不足以支撐裙子的重量以及當時被用來給裙子增加垂感的金屬粒在逐漸損壞裙身。
這件刺繡絲絨束腰裙的主人是Andrée Spinelly—法國美好年代時期的著名女演員和幻想時裝大師 Paul Poiret的知音。在修復之前的調查中發現了這條帶有配飾的裙子的老照片,它們是設計師在1922年為“Spi”而設計的,這套帶有配飾的裙子是當時極為超前的設計。修復的挑戰是要除去布料上的污跡和分離毛織布料上的混合物。
藝術傳承捍衛者:Emmanuelle Garcin
Emmanuelle Garcin作為此次項目的修復師,用自己的專業技藝將經典服飾重現光輝。
Q. 這五件待修復的經典服飾有什么選擇標準嗎?
A. 這五件服飾不管是在美學上,歷史上還是科技上都具有特殊意義。同時,它們的損壞程度都相對較大,也希望能在修復之后讓大家看到它們應有的樣貌。
Q. 在中國,藝術修復師是一個比較冷門的職業,在法國是否會有不同?
A. 在法國,藝術修復也是一個很冷門的行業,知道此職業的人本就不多,因此能成為修復師修復的人就更少了。
Q. 由于修復師是一門的冷門職業,它是怎么進行傳承的?
A. 博物館的修復師都需要在專業的院校進行特殊培訓。通常會進行五年的學習,會進行科技、藝術、藝術史方面的專業學習,也會進行實踐技術操作上的培訓,學習過程雖然辛苦,但是每個人都很有成就感。
Q. 修復師獨立完成一件藝術品的修復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A. 修復師在畢業五年之內都屬于入行的新人,一般會先幫忙成熟的修復師,五年后有了一定的經驗,儲備了必備技能便可以開始一些獨立操作,不過每一年也都會回到學校進修,掌握更全面的知識。
Q. 這是第一次與巴黎河谷購物村合作嗎,是什么樣的契機促成此次合作?
A. 這是第一次的合作。與裝飾藝術博物館相同,河谷購物村也一直進行著藝術文化的傳播,在時尚方面也做著自己的貢獻,由于相同的屬性便水到渠成地達成了合作。
Q. 修復一件藝術品,如果當時制作的工藝失傳了,怎么去還原這種工藝?
A. 修復結束之后,修復師都會作報告記錄遇到的問題,會將所有材料和細節都一一羅列出來供之后參考。我們修復一件藝術品的目的不是去還原得一模一樣,而是通過現代的手段將這些藝術品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其實修復的過程也是去學習的過程,每一個藝術品都有獨特的工藝,去體會當時的材料以及刺繡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