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對于每個設計師春夏和秋冬兩個季度系列在既定的時間日程發布其品牌,時裝發布會沒結束是不會有人下訂單的,并且需要幾個月時間生產,并且半年的時間左右,店里是不會上新貨的。所以在如今的時裝系統的市場需求里,在時裝周登臺亮相之時到最終交付,其間的延遲“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脫節”。今天我們采訪紐約時裝周秀場總監Todd Hessert,了解如何不被時裝系統的各種需求剝奪時間。
Todd Hessert認為解決目前的時裝系統需求的辦法不難想,但執行起來是相當復雜的,這需要一個成熟的團隊。“很多設計師每年只創造兩個季度系列,可以采用預售方式、跨季節、多次交付等。我建議決定邀請買手預覽一組提前制好的樣品與時裝周3個月前所畫的草圖,當然,設計師品牌也需要邀請時尚媒體進行私人并且獨家的文字內容曝光,如果通過買手預覽與時裝周前的媒體預測曝光,那么當季所有訂單能夠當場下好,生產也能馬上開始進行,這樣快到時裝周的時候,生產也基本完成了。如果調度順利運行,訂單能在大概8-9周后可以交付。我認為今年成熟的設計師品牌團隊在春夏2017系列可以在時裝周后的第一周就開賣,在9月紐約時裝發布會后又能在12月底到店,這樣就能夠保證滿足當今時裝系統的市場需求。” Todd Hessert說道。
“我認為這一策略可以直接咬住目前很多設計師面對的“時間問題”,意思就是減少顧客從看到新系列與能在店里買到新系列產品之間的時間差。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能提前知道今年買手們喜歡的是哪些,并能因此在發布會上給到他們適當關注,買手們就是想看那件衣服,馬上就發Instagram。當然,細心保管新系列的圖像防止泄漏,所有買手現在也需要簽訂保密協議后才能下單,保證新系列圖像不會在社交媒體上流出并搶走時裝發布會的風頭。最后要解決兩個問題就是面料與工廠。面料是頭等大事。在面料訂單上下賭注是設計師品牌發展的必遇因素之一。生產只要人手夠就可以加快,但是沒有面料工廠就無法生產,那么這件事情將在買手下單后成為一件非常應急的事件。如果設計師在發展品牌的時候沒有一家穩定的愿意和你長期投入精力的生產廠家合作,那么無疑就是在過家家。舉一個例子,例如在中國許許多多的工廠里,當他們接收看到海外設計師的作品會覺得很有創意很酷,但后來還是按照他們老一套的傳統生產方式去做,讓產品打版出來與設計圖有差距,然后時間就浪費在國際性的設計修改流程里了。” Todd Hessert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