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齡結婚生子,是我反復思考之后做的決定,接受這個決定帶來的悲與喜,勇氣我早就準備好了。”
M.C.:40歲生孩子,對韓國女性來說是蠻少見的事。
李英愛:我挺慶幸自己在這個年齡生了孩子。一些朋友還沒有準備好就生了孩子,之后那段時間真是緊張加忙亂,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影響。我還是愿意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相對20~30歲的媽媽,40歲的媽媽經濟上更寬裕,信息也更全面,生育的準備做得更充裕,也就不容易產后抑郁。而且聽說年齡越大對小孩子越有愛,我以前看到那些得不到愛的孩子會覺得難過,但現在那些畫面給我的感受已經不僅僅是難過了,我完全看不下去,特別揪心,想著一定要幫助他們,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會碰到那樣的境遇,就更加感同身受。這次參加M.C.的活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并沒有完全隱退,如果是為了孩子,如果李英愛這個名字還能起到一點作用,為什么不利用一下呢?
M.C.:現在他們快一歲了,也是會常常給你驚喜的年齡吧?越來越顯露出內在的性格。
李英愛:兒子很沉穩,溫和,有耐心;女兒比較敏感,很累人。最初當媽媽就帶兩個小朋友真是辛苦!現在在路上看見帶著雙胞胎的媽媽特別想問候一句“辛苦了”。還好先生一直在幫我,從胎教我們就開始一起討論對待孩子的幾乎每件事,直到現在。對孩子的未來我們也有一樣的態度:無所謂何種偉大的成就,最好他們健康、正直,懂得與他人分享。
M.C.:對很多中國女性來說,30歲是一個檻兒:之前還會因為是“剩女”而著急嫁掉,之后就覺得“30歲結婚和40歲結婚沒什么不同”,反而不那么著急了。你在38歲時結婚,他應該是一個真正符合你意愿的人吧?
李英愛:婚姻是命運,有緣分才能相遇,但最重要的還是愛。“愛情”這個詞已經被說得太泛濫,再聽起來似乎已經喪失了最初的悸動,但結婚是嚴肅的事,愛是必須的。我想愛情是很難一句話說明的事,如果你對某個人很冷淡,對另一個人很濃烈,想要擁抱他、保護他……那就是愛情了吧。婚后也是一樣,有了愛情才會有那根剪不斷的線。我和先生結婚前已經相處了很久,一同經歷了很多,到后來有好多事不用說出來,彼此都已知曉。
M.C.:那之前為什么一直不結婚呢?
李英愛:我喜歡演戲,經歷別人的悲喜,讓自己變得成熟,總覺得演戲太神奇,想要一直做下去,工作起來也很愉快。但時間久了,到了疲憊和力不從心的時刻。這時我選擇結婚。結婚最大的好處,就是會擁有一個可靠的丈夫,他化解了我許多疲憊。
(全文請見《嘉人》2012年1月刊)